警察的老師和警察的學生
老師
亦是師父,是友人
他們教給我們知識
傳授我們經驗
更教會我們成長
今天,
是第36個教師節,
你是否也和我一樣
想起了自己的老師呢?
讓我們為每一位
辛苦付出的人民教師點贊!
辛苦了!
我們的老師!
對于公安民警而言,老師的角色,不僅是學校三尺講臺上的教師,警務實戰訓練場上的教官,更可能是每日并肩作戰的戰友。是他們,讓我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。
警察的學生,是身邊的戰友,是管教的對象,甚至還有……
01
法醫“胡一刀”
年輕法醫眼中的“定海神針
“一切線索都斷了,只剩下一堆破舊的廢木料,法醫徐銀龍將這些木料拼湊成一張床,確定了消失了23年的兇手就是7年前病死的那個人。”
這條新聞,胡新全是無意間在手機上看到的,描寫徐銀龍破案細節的那段,他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,忍不住揚起了嘴角。
“小子干得真不錯。”見到徐銀龍時,胡新全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。
“都是師父以前教的好。”徐銀龍一邊嘿嘿笑著一邊不好意思地撓撓頭。在外面,他早就是獨擋一面的資深法醫了,也成了不少年輕法醫學習的對象。可每每面對胡新全,他都會保持著當初剛進法醫隊伍時那種謙虛求學的狀態。
徐銀龍始終覺得,如今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作為一名優秀法醫的品質,都是師父胡新全在潛移默化中教給自己的。
2003年,徐銀龍進入蕭山公安分局成為一名新手法醫時,胡新全就已經是杭州法醫界的“老炮兒”了,人送外號“胡一刀”,意思就是解剖尸體是一絕的,能一刀找準重點。
徐銀龍用“懵逼”兩個字形容自己剛做法醫工作時的狀態。技術不嫻熟、工作強度大時常令當初剛工作的徐銀龍感到沮喪和迷茫。“回想起來,那時候最要感謝的還是師父,他就像我們年輕民警的‘定海神針’,有他在,心里就有底兒。”
胡新全與徐銀龍合照(左徐銀龍,右胡新全)
徐銀龍說,耐心、細致、責任心強是法醫最應該具備的素質,也是自己從胡新全身上學到的,最寶貴的品質。
徐銀龍剛工作那會兒,蕭山曾發生過一起命案,一名小男孩被裝進麻袋里扔進了河里,尸體幾天后才被河道的清潔工打撈起。由于案發到群眾報案隔了一大段時間,所以案件一時陷入了僵局。“連續幾個月,我們連樹葉、泥土都拿去化驗了,通通沒有進展。”為此,當年年輕氣盛的徐銀龍感到十分沮喪。面對小伙子的情緒,胡新全從不點破,只是一邊溫和地鼓勵,一邊以身作則繼續有條不紊地尋找線索。那起案件發生在1月份,到了9月份時,胡新全以一根毛發為突破口,找到出了命案的真兇。
“對于法醫來說,案件持續8個月還沒線索,壓力是很大的,可我師父從不抱怨,找到線索那一刻,我對他是很佩服的。”徐銀龍說道。
徐銀龍一一細數著過去和胡新全一起辦的案子,有些十幾年前的案子,他依舊清晰地記得破案細節。“每跟師父一起辦了一個案子,都像是上了一堂課,師父的嚴謹、認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。”
蕭山公安的法醫隊伍,有一個很好的傳統——每發生一次案件,都會組織大家召開例會,讓每個人,包括實習生都要發表意見。
每次的例會,都是蕭山法醫團隊最熱鬧的時候。“不管你是老法醫還是新法醫,有不同的意見就一起拿到桌面上來碰撞,大家七嘴八舌地才能接近真相。”
而這個傳統,正是從胡新全那傳下來的。“我師父以前經常講一句話,不管你是實習生也好,領導也好,法醫這份工作只服從真理,誰說得對就聽誰的。”
為了讓案件偵辦更準確,也為了讓年輕法醫盡快成長起來。自2005年開始,胡新全就制定了案件討論的例會制度。“所有法醫都要參加,包括來實習的實習生也要參加,每個人都要表達自己對案件的看法,說什么都可以,只要你有依據。”
一開始的時候,很多剛入職的年輕人都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,但在胡新全的鼓勵下,大家越放越開。“現在蕭山法醫團隊的例會現場就跟吵架現場差不多,每回都吵得面紅耳赤。”胡新全笑言。
胡新全今年已經51歲。2018年的時候,他從法醫的一線隊伍中退了下來。但還是被當做蕭山法醫的“一塊寶”,他有記筆記的習慣,當法醫將近30年的時間里,記了將近100本筆記,里面分門別類地寫著工作經驗和技巧。“這些筆記成了我們后輩的共同財富,破案遇到瓶頸,就喜歡到他這翻翻筆記、找找思路。”徐銀龍說道。
02
警隊教官季金祥:
他說自己很平凡,卻身體力行教你優秀
“立正,稍息!面向國旗,敬禮!”9月7日上午8時,余杭派出所正進行升旗儀式。整隊的民警身形消瘦,但卻神采奕奕。他是杭州市公安局支援余杭派出所的“50”強基民警季金祥,大家親切地叫他“季老師”,今年52歲,兩個多月來,默默地影響著身邊的人。
他曾是杭州市人民警察學校的一名教官。既是警察,又是老師,雙重身份是不是一聽就讓人感覺有點不怒而威,但他卻低調溫和,很“接地氣”。
作為一個有著17年武警部隊服役經歷的老兵、軍校教員,轉業后來到杭州市人民警察學校,負責警務技能訓練教學。
季老師帶過的學員數以千計,而他從沒因為教導過許多優秀的警校學員而驕傲。到了基層以后,他一直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。在余杭派出所,他和年輕民警徐永剛搭檔,組成了“師徒組合”。
在徐永剛眼中,季金祥一直都對他及其照顧,兩個人亦師亦友,說不上誰是師誰師徒。
季老師從來不自以為師,卻默默地改變著身邊人,徐永剛深有體會。徐永剛年輕有朝氣,充滿活力,要他辦案是一把好手,但卻不拘小節。一次,徐永剛剛穿著便服從外面辦案回到單位,因為所里馬上就要召開黨員大會,徐永剛匆匆放下東西就帶上筆記本準備去參加會議。
一旁的季老師看到徐永剛還沒換警服、戴黨徽,立即提醒徐永剛:“重要場合,要注意小節,換上警服比較好。”徐永剛當時并不在意,但是由于季老師平常對自己的很多建議都很有道理,便匆匆換好警服參加會議,等到了會場才發現,所有人都警容嚴整。
雖然只是極小的一個細節,卻讓徐永剛記憶深刻,“季老師從不會對我說大道理,但是我回想平常與季老師的相處,我自己不在乎的有些細節,可季老師要么是聊天的時候偶爾聊聊小事,要么很順便地提醒下我,小到辦公室物品擺放,大到辦案細節。細節決定成敗,回想當天,可能對我來說那天只是沒穿制服參加會議,在別人眼中對我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,覺得我不夠嚴謹莊重,在那之后,我開始注意起細節,包括辦案,也會更加仔細一點。”
“季老師話很少,他是一個辦事很穩妥的人。”余杭派出所副所長朱利良說。季老師到所后,負責協助朱利良做好派出所綜合勤務室建設。朱利良介紹,“他不會很主動的請戰,因為他做事之前會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擅長領域,但是事情只要交給他,你就可以放心,他會盡己所能做到最好。”
前段時間,季老師被派往臺州押解在逃人員,他腰不太好,前一天剛值完班,所里當時想另外安排人去。不過季老師知道所里警力緊張,主動要求驅車趕赴臺州。前一天值班處警,出發的路上他的腰就開始疼了,但他忍著疼痛,親手把逃犯安全押解回來。跟他同去的輔警回來跟我說了這個情況,還被季老師批評。“很多事情,季老師都不會開口說的。他這個人真的是默默在給你引路的。”
季金祥老師,軍校教員10年,警校教官17年,27年教師生涯,他不講什么大道理,卻會用行動告訴你,潤物細無聲!
03
90后女管教
用心感化服刑人員
朱郅瑩,是淳安縣看守所的一名女管教,她一直在努力教育感化著一群特殊的學生,他們是曾誤入歧途,觸犯法律的服刑人員。她第一次走進監區,內心很茫然,對于90后的她來說,要怎么樣去教育引導好這樣一群人是個大難題。
她向同事請教,沉下心來思考,用耐心和智慧慢慢找到工作方法,引導在押人員向穩、向陽、向上,不僅讓在押人員真正認識到錯誤的同時,也更加關注她們心靈的創痛。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育和引導能使服刑人員改過自新,重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04
警犬訓導員
演繹人與狗的師生情
熊文祥是淳安縣公安局基礎防控署特警大隊的警犬訓導員。2015年,淳安縣公安局正式組建警犬隊,熊文祥和另兩名同事成為縣局第一批警犬訓導員。
目前,最大的警犬6歲,最小的警犬6個月。3位訓導員陪伴著警犬長大,看著它們從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到長大后一起巡邏、出任務。它們是特別的學生,需要不一樣的照顧和關注,雖然年復一年的重復訓練枯燥和辛苦,但訓導員們就如老師一樣,努力著,只希望把“學生們”培養成優秀的警犬,更好地為警隊服務。
05
教師節禮物送什么?
杭州一位鋼鐵直男說出了男人們的心聲!
昨天下午,盛永鋒匆匆結束了三天的療休養,風塵仆仆地趕回家。
他是余杭公安分局倉前派出所的副所長,平時工作繁忙,這次單位分別安排了三天和五天的療休養,他卻特地選了時間短的。
“想在教師節前趕回來。”盛永鋒笑呵呵地說。他的妻子余盈是良渚杭運幼兒園的副園長,9月10日,也是她的節日。盛永鋒和余盈結婚8年了,可一提起妻子,盛永鋒臉上就忍不住露出憨憨的笑容。
兩人都是85后,年紀相差一歲,當年是經過朋友介紹認識的。那時候,盛永鋒還在南苑派出所當民警,余盈則在幼兒園當老師。
民警工作忙,理論上來說,找個能多顧家的對象,是再好不過了,盛永鋒也承認,剛認識的時候,自己也有過現實方面的考慮,覺得幼師這個職業,以后照顧孩子還是蠻好的。
“不過這只是一方面,我們兩個人性格比較像,相處起來舒服自在,能夠互相理解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和大部分男性類似,生活中的盛永鋒,算不上特別浪漫。用他自己的話說,是個“實誠人”;用妻子的話說,那叫“鋼鐵直男”。就拿教師節禮物來說,余盈收到最多的,就是當天的一條“問候短信”,內容也很簡單——“老婆辛苦了。”“教師節快樂。”
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,也沒有什么“真情告白”。碰到七夕節、生日,偶爾會有一些“小驚喜”,比如一束花、一個蛋糕,或是一盒書簽。余盈經常“笑話”盛永鋒,挑禮物頗有“老干部”的風格。
“他這個人啊,宅男一個,能記得節日,有這份心,已經很不錯了。”可能和職業也有關系,余盈說話聲音柔柔的,話里總是帶著笑意,讓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。
雖然有時候看到別人在朋友圈里曬禮物、秀恩愛,她也會有一些失落和抱怨,但聊起丈夫,更多的還是理解和夸贊。
“老盛蠻顧家的,只要有空,家里人一天的伙食,他都安排得妥妥貼貼。”對于盛永鋒的廚藝,余盈很肯定地給了一個“贊”,她說,老盛喜歡做菜,酸菜魚、番茄牛腩都是他的拿手菜,有時候還會嘗試一些創意菜,給她和孩子換換口味。
家里兩個孩子,兒子8歲,女兒2歲,提起孩子,盛永鋒的心底始終有些歉疚:“陪他們的時間太少了。”
結婚這些年來,花在孩子們身上的時間和精力,余盈確實要比盛永鋒多出很多。剛有兒子那些年,盛永鋒還在南苑派出所上班,每次回家要一個多小時車程,為了工作,他常常一周或半個月才回一次家。
余盈懷二胎的時候,盛永鋒已經調到了倉前派出所,離家倒是近了,可回家的次數并沒有因此增多,因為“加班更方便了”。他還記得,妻子剛懷上女兒一個月的時候,自己正好接到一個專案,幾乎天天加班到凌晨,那段時間,去醫院檢查、帶兒子,都是余盈一個人。
有一次,可能是檢查結果有些不理想,余盈一下子沒繃住,見到他的時候,忍不住哭了起來。“說實話,我心里真不是滋味。”盛永鋒頓了頓,不易察覺地嘆了口氣。
在盛永鋒眼里,余盈是個很賢惠的妻子,不像有些女孩在儀式感上有很多要求,而且很容易開心,哪怕收到的只是一些小禮物,也很滿足。有這樣的妻子做“賢內助”,確實讓他少了很多后顧之憂。
當然,盛永鋒也不是那么“不解風情”,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平平淡淡的生活,但有時候,他也會忽然開竅,給妻子準備一些小驚喜。只要有時間在家,他也都會盡可能地陪伴孩子,幫妻子分擔家務。
今年這個教師節,為妻子準備了什么?盛永鋒撓撓頭思考了一會:“她要加班,我就負責把孩子管管好,給她當一回‘賢內助’吧。”
隔了一會,盛永鋒又補充了一句:“其實節日不節日的不重要,一家人在一起,就是最好的禮物。”
06
最美教師,更是最美警嫂
上城區公安分局紫陽派出所教導員程建喜妻子費菲是一名小學老師,作為一名警嫂,她一直以來在背后默默支持警務工作。
這么多年來,兒子都是每天跟著她上下班,而在生活等方面也是她一手在操勞。由于平時上班很忙,她利用周末列出一周的菜單并采購好,每天下班等程建喜到家,飯菜總是已經燒好等著他。
年初新冠肺炎爆發后,她告訴程建喜,兒子和家人她在家會好好照顧的,讓他全力做好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,但她最擔心的也是程建喜的安全,總是提醒程建喜在執勤時不要忘了自我防護。
當得知派出所口罩缺乏時,她第一時間將日常節省下來的口罩送到派出所,并多次自費為派出所網購口罩。
對于教師節,程建喜表示還從未對妻子祝賀過,他覺得自己虧欠妻子的節日實在太多,他祝妻子和其他老師警嫂們節日快樂,感謝她們在三尺講臺和警察背后的默默奉獻,不僅撐起了教育的半邊天,更是撐起了警察家庭的一片天!
如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!
責任編輯:方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