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文化?什么是公安文化? 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命題,也是一個爭論已久似乎已有定論的命題。相信對這個命題的討論和研究是永遠不會停止的,因為文化不是靜態的,[詳細]
2020-09-11
我依然清楚地記得,1980年秋后的一天,在車間辦公室赫然見到兩本《小說選刊》的情狀:驚奇、興奮、慶幸、感動……因為我當時的處境艱難而又尷尬。天津的第[詳細]
2020-09-10
我認識的那些作家,在小說動筆前,如果把所有事情想明白了,往往會羅列一個清晰完整、有邏輯性的大綱。 這是比較普遍的做法。你知道的小說,大概率是這樣寫成的。[詳細]
2020-09-09
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。 面對前所未見、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國率先報告、率先出征,以對全人類負責的態度,打響了一場[詳細]
2020-09-09
2016年4月,李迪老師電話告訴我他的新作《警官王快樂》一書在無錫開研討會,中國作協創研部是主辦方之一,作為作者他想邀我參加,我當時正在中央黨校學習,離京難以請假[詳細]
2020-09-07
據說北京的秋天最像秋天,但秋天的北京對于我卻只是一大堆凌亂的印象。因為我很少出門,出門也多半是在居家周圍的郵局、集市活動,或寄書,或買菜,目的明確,直奔目標[詳細]
2020-09-07
以愛國主義、英雄主義為主題價值,以血性張揚、人性關懷為敘事倫理,以民族苦難、戰斗精神為精神追求,以鐵血情懷、鋼鐵旋律為閱讀取向的抗日戰爭題材文學作品(以下簡稱[詳細]
2020-09-04
我認識的胡冬林有兩個。一個是進山前的。那會兒胡老師在《小說月刊》當編輯。我們認識,但不熟。關于他的信息多是道聽途說:他是作家胡昭先生的兒子;除了當編輯外,他更[詳細]
2020-09-04
著名作家李迪先生于今年6月因病逝世。他在去冬今春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采訪扶貧攻堅故事,最終在病床上修訂完最后的書稿。《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》成了李迪的遺著,他把[詳細]
2020-09-04
在凌嵐接受的某個訪談中,有這樣一段話:“讀學位,打工,謀生,搬家,生子,換工作,再搬家,海歸,又回到美國。2012年之前,寫作一直排在人生任務最底層,我也[詳細]
2020-09-03
1 “五〇式”警服
1949年10月1日,首都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集會,毛澤東主席宣讀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》,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[詳細]
1949年10月1日,首都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集會,毛澤東主席宣讀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》,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[詳細]
2020-09-02
導 語 教育是攸關國家發展、民族興衰的百年大計,也是寄托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,解決學校后[詳細]
2020-09-01